本书共20章。首先,概述了塑料原料及成型工艺基础知识,介绍了常用塑料的性能及成型工艺条件、塑件设计。其次,详细介绍了注塑模具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内容、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以及快速发展的热流道模具技术。然后,简述塑料其他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材,并可作为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使用,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张维合,1964年6月出汉族。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模具制造》杂志社编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带头人。 曾在国营第5318厂、正大集团和龙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18年。2005年开始从事模具教育工作。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0篇)、著作8部(其中主编教材2部),获得授权专利7项:主持并完成中国教育学会 “十一五”科研项目《模具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调查研究》,以及广东省科技厅大型工业攻关项目《全自动级进式精密注塑模具开发研究》。多次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东莞市政府的奖励。主讲课程:(1)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2)注塑模具课程设计;(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4)机械制图与CAD等。2017年6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课件获教育部“中国梦.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
前言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也可作为机械制造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它是一门将塑料模具与制造技术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塑料的工艺性能,熟悉塑料制品设计原则,掌握注塑模具设计方法、内容及步骤,熟悉模具材料及其使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① 熟悉塑料制品的结构特点,对不合理的结构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 ② 掌握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具备设计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的塑料模具的能力; ③ 具备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方面问题的能力; ④ 具备正确分析塑料成型工艺,编制合理、可行的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 ⑤ 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作者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原书的有关章节做了进一步修订,旨在向高校提供一本贴合新时代我国模具工业特色的教材,不仅介绍了模具的重要性、我国模具工业现状及未来任务等内容,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形成模具行业的健康、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工程意识,树立模具品牌创新意识,具备模具行业所需的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激发我国模具工业发展所具备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道路自信和国家意识,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修订后的教材有以下特点: (1)教学顺序更合理顺畅。 ① 原第2章“常用塑料特性与成型工艺”中涉及注射成型工艺的内容较多,但注射成型工艺的概念是在“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中讲述,因此将原第2章改为第4章“常用塑料性能及成型工艺”,第3章为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 ② 注塑模具设计是从成型零件设计开始的,根据成型零件尺寸确定模架尺寸。因此将原第7章“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调到“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之前,分别作为第6章和第7章。 ③ 排气系统设计通常都在模具设计最后阶段,因此将原第8章“注塑模具排气系统设计”调到“注塑模具导向定位系统设计”之后,分别作为第14章和第13章。 书中内容根据模具设计实际工作中的步骤依次展开,一是便于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二是学生学完能做到就业后尽快上手操作。 (2)第11章“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增加了3D打印随形水路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内容,以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并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的模具设计技术。 (3)为便于教学,每章前均增加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每章后均增加了“本章小结”。 (4)各章都增加了大量视频资料,读者只要扫描书后二维码,回复“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就可以观看作者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 (5)全书更换了多副模具插图,对这些模具的结构进行了更新,便于学生掌握相关内容。 (6)对原书部分内容做了补充、解释和勘误。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有任何疑问或意见请发邮件至allenzhang0628@***。 编著者 2024年2月 第一版前言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明的塑料品种已达数万种,常用的也有三百多种。随着塑料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航空航天、建筑、农业、轻工、国防和包装等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塑料模具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塑料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各国都把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提到相当高的地位,制造业中许多先进的设计、制造、测量、检验及管理技术与设备首先都应用到模具行业中。 塑料模具发展的三要素是人才、技术和设备。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因为技术需要人才去发明和掌握,设备也需要人才去制造和使用。因此肩负着模具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院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不断地向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塑料模具人才,我们不但要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俱进,而且要引领时代潮流,披荆斩棘。 本书分3篇,共20章。其中,第1篇是塑料及其成型工艺,共3章,详细介绍了与塑料模具设计相关的塑料基本知识、常用塑料的性能及成型工艺条件以及塑件设计。第2篇是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共13章,详细介绍了注塑模具八大组成部分的设计内容、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以及快速发展的热流道模具技术。第3篇是塑料其他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共4章,主要介绍了挤出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压注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和吹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本书有以下特点。 ① 内容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既阐述基础知识,又介绍了先进的模具设计理念;既有计算公式,又有很多极具实用性价值的模具设计经验数据和资料。 ② 图例丰富,尤其是配有大量立体图,使模具结构更加形象具体,简明易懂。 ③ 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力求每一个公式、图表、图形都符合最新国家标准。 ④ 模具结构先进齐全,实用性强,很多都是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真实可靠的模具结构实例。 ⑤ 知识结构完整,重点突出。书中介绍了五种常用的塑料模具,在每一类模具的设计中,都详细介绍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特点、设计原则和要点等。由于注塑模具应用最广,结构最为复杂,因此在第2篇中用了较大的篇幅对其八大组成部分做了重点介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多家大型模具制造企业的设计资料,这些企业包括: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伟易达集团,龙昌集团,广东美的集团,精英制模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有限公司,誉名实业有限公司,龙记集团,富达金五金塑胶有限公司,联盛塑料五金模具有限公司,美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威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英济模具有限公司。 在此向以上企业表示谢意! 本书由广东科技学院张维合编著,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广东科技学院李炳、闫丽静和肖永康,西安工业大学黄洪生和贾培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刘大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贾志欣,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邹继强,黑龙江工程学院毕凤阳,大连工业大学李姝,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彭超,山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保俊等老师的宝贵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有任何问题或意见请发邮件至allenzhang0628@***。 编著者 2013年10月
第1章塑料基础知识1 1.1塑料的概念1 1.2塑料的组成2 1.2.1树脂2 1.2.2添加剂2 1.3塑料的分类3 1.3.1根据塑料中树脂的分子结构和受热后表现分类4 1.3.2根据塑料性能及用途分类4 1.3.3根据塑料的结晶形态分类5 1.3.4其他分类方法6 1.4塑料的优点和缺点6 1.4.1塑料的优点6 1.4.2塑料的缺点7 1.5塑料的性能8 1.5.1塑料的使用性能8 1.5.2塑料的工艺性能9 本章小结17 复习与思考18 第2章注塑模具与注塑机19 2.1注塑模具19 2.1.1注塑模具的概念19 2.1.2注塑模具的分类20 2.1.3注塑模具的基本组成22 2.2注塑机27 2.2.1注塑机的分类27 2.2.2注塑机的基本结构28 2.2.3注塑机的技术参数29 2.2.4注塑机的选用30 本章小结33 复习与思考33 第3章注射成型工艺35 3.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35 3.1.1塑化计量35 3.1.2注射充模38 3.1.3冷却定型40 3.2注射成型工艺条件43 3.2.1温度43 3.2.2压力46 3.2.3成型周期55 本章小结57 复习与思考57 第4章常用塑料性能及成型工艺条件58 4.1聚氯乙烯58 4.2聚乙烯59 4.3聚丙烯61 4.4聚苯乙烯62 4.5高抗冲聚苯乙烯63 4.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64 4.7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65 4.8聚酰胺65 4.9聚甲醛66 4.10聚碳酸酯67 4.11聚砜69 4.12聚苯醚70 4.13聚甲基丙烯酸酯70 4.14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71 4.15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72 4.16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72 4.17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73 4.18醋酸丁酸纤维素74 4.19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74 4.20热塑性增强塑料75 4.20.1成型工艺特点75 4.20.2成型注意事项75 4.20.3对模具设计的要求76 4.21透明塑料76 4.21.1对制品的设计和模具设计的要求77 4.21.2对注射成型工艺的要求77 4.21.3其他方面的问题77 4.22热固性塑料78 4.22.1酚醛塑料78 4.22.2环氧树脂78 4.22.3氨基塑料78 4.23塑件的后处理79 本章小结79 复习与思考80 第5章塑件设计基础知识81 5.1塑件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81 5.1.1壁厚均匀81 5.1.2结构简单,易于成型83 5.1.3保证强度和刚度85 5.1.4装配间隙合理85 5.1.5其他原则86 5.2塑件的尺寸与精度86 5.2.1塑件的尺寸86 5.2.2塑件的精度87 5.2.3塑件的表面质量88 5.3塑件的常见结构设计89 5.3.1脱模斜度89 5.3.2塑件外形及壁厚90 5.3.3圆角91 5.3.4加强筋92 5.3.5凸起93 5.3.6孔93 5.3.7螺纹95 5.3.8螺钉连接柱96 5.3.9嵌件97 5.3.10文字或标记符号99 5.3.11搭扣100 5.3.12塑件超声波焊接线102 本章小结104 复习与思考105 第6章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106 6.1概述106 6.1.1成型零件的概念106 6.1.2成型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106 6.1.3成型零件设计的内容和一般步骤108 6.2型腔数量的确定108 6.2.1确定型腔数量时必须考虑的因素108 6.2.2确定型腔数量的方法109 6.3模具分型面设计110 6.3.1分型面设计主要内容110 6.3.2塑件分型线和模具分型面的关系110 6.3.3分型面的进一步定义112 6.3.4分型面设计的一般原则112 6.3.5分型面设计要点115 6.4型腔排位以及内模镶件外形尺寸设计116 6.4.1型腔排位的一般原则117 6.4.2确定内模镶件外形尺寸119 6.4.3内模镶件配合尺寸与公差125 6.4.4内模镶件成型尺寸的计算125 6.4.5脱模斜度127 6.4.6内模镶件的成型表面粗糙度127 6.5定模镶件设计128 6.5.1定模镶件的基本结构128 6.5.2组合式镶件的适用场合128 6.6动模镶件设计129 6.6.1动模镶件的基本结构129 6.6.2动模镶件几种典型结构的镶拼方式130 6.7镶件的紧固和防转135 6.7.1镶件的紧固135 6.7.2镶件的防转138 本章小结138 复习与思考139 第7章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140 7.1概述140 7.2模架设计141 7.2.1模架分类141 7.2.2模架规格型号的选用142 7.2.3定模板和动模板的设计144 7.2.4垫块设计147 7.3定距分型机构设计147 7.3.1三板模具开模顺序147 7.3.2三板模具开模距离148 7.3.3定距分型机构种类148 7.4撑柱设计150 7.4.1撑柱的装配150 7.4.2撑柱数量的确定150 7.5弹簧设计151 7.5.1推件固定板复位弹簧设计151 7.5.2侧向抽芯机构中的弹簧设计153 7.5.3模具活动板之间的弹簧154 7.6定位圈设计155 7.7紧固螺钉设计155 7.7.1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55 7.7.2无头螺钉156 本章小结157 复习与思考157 第8章注塑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158 8.1侧向抽芯机构的概念158 8.2侧向抽芯机构的使用条件159 8.3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160 8.4“滑块+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161 8.4.1“滑块+斜导柱”外侧抽芯机构161 8.4.2“滑块+斜导柱”内侧抽芯机构163 8.4.3斜导柱的设计163 8.4.4滑块的设计168 8.4.5压块的设计174 8.4.6锁紧块的设计175 8.4.7如何实行延时抽芯176 8.4.8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设计其他注意事项177 8.5“滑块+弯销”侧向抽芯机构177 8.5.1基本结构177 8.5.2设计要点178 8.5.3使用场合178 8.6“滑块+T形块”侧向抽芯机构179 8.6.1基本结构179 8.6.2工作原理180 8.6.3设计要点180 8.7“滑块+液压缸”侧向抽芯机构180 8.7.1基本结构180 8.7.2设计要点180 8.8斜推杆侧向抽芯机构181 8.8.1斜推杆基本结构181 8.8.2斜推杆抽芯过程182 8.8.3斜推杆分类182 8.8.4斜推杆倾斜角度设计183 8.8.5斜推杆的设计要点183 8.8.6定模斜推杆结构185 8.9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186 8.9.1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的概念186 8.9.2斜滑块常规结构186 本章小结189 复习与思考189 第9章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191 9.1概述191 9.1.1浇注系统的概念191 9.1.2浇注系统设计原则192 9.1.3浇注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92 9.2浇注系统的选择193 9.2.1侧浇口浇注系统和点浇口浇注系统的区别193 9.2.2点浇口浇注系统和侧浇口浇注系统的选用194 9.3浇口设计194 9.3.1浇口的作用194 9.3.2常用浇口及其结构尺寸194 9.3.3浇口设计要点203 9.4分流道设计205 9.4.1设计分流道必须考虑的因素205 9.4.2分流道的布置205 9.4.3型腔的排列方式及分流道布置原则207 9.4.4分流道的截面形状208 9.4.5分流道的截面大小209 9.4.6分流道的设计要点210 9.4.7辅助流道211 9.5主流道设计213 9.5.1主流道的概念213 9.5.2主流道的设计原则213 9.5.3倾斜式主流道设计213 9.6拉料杆与冷料穴215 9.6.1拉料杆的设计215 9.6.2冷料穴的设计216 本章小结217 复习与思考217 第10章热流道浇注系统设计219 10.1热流道浇注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19 10.2热流道浇注系统的优缺点220 10.3热流道模具的基本形式223 10.4热流道浇注系统设计要点224 10.5热流道注塑模具结构分析230 10.5.1单点式热流道模具结构示例230 10.5.2多点式热流道模具结构示例230 10.5.3热流道模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231 本章小结232 复习与思考233 第11章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34 11.1概述234 11.1.1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系统的概念234 11.1.2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235 11.1.3注塑模具冷却时间的确定235 11.2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的重要性236 11.3影响模具冷却的因素237 11.4提高模温调节能力的途径238 11.5模具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239 11.6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240 11.6.1注塑模具冷却水管设计240 11.6.2注塑模具冷却水井设计246 11.6.3传热棒(片)冷却246 11.6.4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注意事项247 11.6.5冷却系统设计实例249 11.7注塑模具加热系统设计252 11.7.1概述252 11.7.2电阻丝加热装置252 11.7.3电热棒加热252 11.7.4模具加热实例254 11.83D打印随形水路254 11.8.13D打印技术基本原理254 11.8.2随形水路255 11.8.33D打印随形水路的优越性256 11.8.43D打印随形水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257 11.8.53D打印随形水路镶件材料的选用260 11.8.6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及解决方案260 11.8.7对模具制造成本的影响261 本章小结261 复习与思考261 第12章注塑模具脱模系统设计263 12.1概述263 12.1.1注塑模具脱模系统的概念263 12.1.2脱模系统分类264 12.2注塑模具脱模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264 12.3脱模力的计算266 12.3.1脱模力的分类266 12.3.2脱模力的定性分析266 12.3.3脱模力计算公式266 12.4推杆类脱模机构设计267 12.4.1圆推杆267 12.4.2扁推杆271 12.5推管脱模结构设计272 12.5.1推管推出基本结构272 12.5.2推管大小的设计272 12.5.3推管的优缺点273 12.5.4推管的使用场合273 12.5.5推管设计注意事项273 12.6推板类脱模机构设计273 12.6.1推板类脱模机构适用场合274 12.6.2推板类脱模机构分类274 12.6.3一体式推板脱模机构设计274 12.6.4埋入式推板脱模机构设计275 12.6.5推块脱模机构设计276 12.7塑件螺纹自动脱模机构设计276 12.7.1螺纹自动脱模机构的分类277 12.7.2螺纹自动脱模机构设计要点279 12.8气动脱模系统设计280 12.8.1锥面阀门式气吹模281 12.8.2推杆阀门式气吹模281 12.9二次脱模设计282 12.9.1二次脱模适用场合282 12.9.2二次脱模系统的分类282 12.9.3因包紧力太大而采用二次脱模282 12.9.4因塑件存在倒扣而采用二次脱模284 12.10定模脱模机构设计287 12.10.1定模脱模机构应用场合287 12.10.2定模脱模机构的动力来源287 12.10.3定模脱模机构设计实例287 12.11推件固定板先复位机构设计289 12.11.1推件固定板先复位机构的概念289 12.11.2推件固定板先复位机构的作用289 12.11.3推件固定板先复位机构的使用场合289 12.11.4推件固定板先复位机构的分类291 12.11.5推件固定板先复位机构设计292 本章小结295 复习与思考296 第13章注塑模具导向定位系统设计298 13.1概述298 13.1.1注塑模具导向定位系统的概念298 13.1.2导向定位系统的必要性299 13.1.3导向定位系统分类300 13.1.4导向定位系统的作用301 13.2注塑模具导向系统设计要点301 13.2.1对导柱导套的一般要求301 13.2.2导柱设计301 13.2.3导套设计302 13.2.4定、动模之间圆形导柱导套设计302 13.2.5三板模具定模导柱导套设计303 13.2.6推件固定板导柱导套设计304 13.3注塑模具定位系统设计要点306 13.3.1定位系统的作用306 13.3.2定位系统的使用场合306 13.3.3定位结构的分类307 本章小结309 复习与思考309 第14章注塑模具排气系统设计310 14.1概述310 14.1.1注塑模具排气系统的概念310 14.1.2模具中气体的来源310 14.1.3模具中容易困气的位置311 14.1.4型腔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的后果311 14.2排气系统设计原则312 14.3注塑模具的排气方式312 14.3.1分型面排气312 14.3.2镶件配合面排气314 14.3.3推杆、推管与内模镶件的配合面排气314 14.3.4透气钢排气316 14.3.5排气栓排气317 14.3.6气阀排(进)气317 14.3.7在困气处加胶318 14.4型腔排气系统设计要点318 14.4.1排气槽的位置和方向318 14.4.2排气槽深度设计319 14.4.3排气槽长度和宽度设计320 14.4.4排气槽数量设计320 14.4.5排气槽的清理320 14.5型腔的进气装置设计320 本章小结321 复习与思考321 第15章注塑模具设计步骤、内容及实例322 15.1注塑模具设计流程322 15.2注塑模具设计步骤及内容323 15.3注塑模具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329 15.3.1注塑模具设计前必须了解的事项329 15.3.2塑件结构分析要点330 15.3.3注塑模具结构分析要点332 15.4注塑模具装配图绘制335 15.4.1注塑模具装配图内容335 15.4.2注塑模具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335 15.4.3注塑模具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335 15.4.4注塑模具装配图上的明细表336 15.4.5绘制模具装配图的注意事项337 15.5模具设计图的审核程序与内容337 15.6注塑模具设计实例339 本章小结344 复习与思考345 第16章注塑模具材料选用347 16.1注塑模具选材的依据347 16.1.1注塑模具的寿命347 16.1.2塑料的特性348 16.1.3注塑模具零件的作用与功能349 16.1.4注塑模具的成本350 16.2注塑模具常用材料及其特性350 本章小结353 复习与思考354 第17章挤出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355 17.1挤出成型工艺355 17.1.1挤出成型原理及工艺过程355 17.1.2挤出成型工艺参数及其选择356 17.2挤出模具的组成357 17.2.1机头的作用357 17.2.2定型模套的作用357 17.2.3机头的分类357 17.2.4挤出模具结构357 17.3挤出机头的典型结构358 17.3.1管材挤出机头358 17.3.2棒材挤出机头359 17.3.3板材与片材挤出机头359 17.3.4薄膜挤出机头360 17.4挤出成型模具的设计362 17.4.1机头设计原则362 17.4.2口模设计362 17.4.3芯棒设计363 17.4.4分流器和分流器支架设计363 17.4.5拉伸比和压缩比的确定364 17.4.6定径套设计365 本章小结366 复习与思考366 第18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367 18.1概述367 18.1.1压缩成型原理与工艺367 18.1.2压缩成型的优点367 18.1.3压缩成型的缺点367 18.2压缩成型工艺368 18.2.1压缩成型工艺过程368 18.2.2压缩成型工艺参数368 18.3压缩模设计368 18.3.1压缩模结构组成368 18.3.2压缩模分类370 18.3.3压缩模成型零部件设计372 18.3.4压缩模脱模机构设计378 18.3.5压力机有关工艺参数校核382 18.3.6压缩模设计实例384 本章小结387 复习与思考387 第19章压注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388 19.1压注成型工艺388 19.1.1压注成型原理及特点388 19.1.2压注成型工艺过程389 19.1.3压注成型工艺参数389 19.2压注模具设计389 19.2.1压注模结构389 19.2.2压注模分类390 19.2.3压注模设计和制造391 本章小结397 复习与思考397 第20章吹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398 20.1概述398 20.1.1吹塑成型方法398 20.1.2吹塑成型工艺特点400 20.1.3吹塑制品结构工艺特点401 20.2吹塑模具的类型及典型结构403 20.2.1模具分类403 20.2.2模具典型结构404 20.3吹塑模具设计405 20.3.1模口405 20.3.2模底406 20.3.3排气孔407 20.3.4模具的冷却407 20.3.5模具接触面407 20.3.6模具型腔408 20.3.7锁模力408 本章小结408 复习与思考408 附录409 附录1塑料代号及中英文对照表409 附录2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表(GB/T 14486—2008)411 附录3塑件外侧蚀纹深度与脱模斜度对照表412 附录4模具优先采用的标准尺寸412 附录5公、英制对照表413 附录6注塑模具术语中英文对照表414 附录7我国内地(大陆)与港台地区模具术语对照表416 附录8注塑模具常见加工方法与加工工艺一览表417 附录9模具的价格估算与结算方式418
ISBN:978-7-122-44942-9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4-08-01
装帧:平
页数: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