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语文专项突破系列--21天语文阅读真题精练 4年级

语文专项突破系列--21天语文阅读真题精练 4年级

  • 作者
  • 刘剑、张雅男 主编

本书主要根据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中的高频考点提供针对性练习题,题目精选自近三年阅读理解真题,选篇考究。答案部分针对每一个题型提示公式化口诀,直击答题要点,清楚明了,确保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找到切入点,训练答题思路,清晰掌握阅读理解试题脉络,有效提高得分率。本书适合小学生学习,老师、家长等也可以参考使用。


  • ¥39.80

丛书名: 语文专项突破系列

ISBN: 978-7-122-45038-8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7-01

图书信息

ISBN:978-7-122-45038-8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4-07-01

装帧:平

页数:91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根据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中的高频考点提供针对性练习题,题目精选自近三年阅读理解真题,选篇考究。答案部分针对每一个题型提示公式化口诀,直击答题要点,清楚明了,确保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找到切入点,训练答题思路,清晰掌握阅读理解试题脉络,有效提高得分率。本书适合小学生学习,老师、家长等也可以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刘剑,北京优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语文事业部校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核物理专业硕士。从事教育培训工作10年,所教授学员数量逾万人,是一位授课经验丰富、幽默、深受学生家长喜欢的老师。曾主编《21天攻克小学语文阅读核心考点》等图书。

图书前言

阅读理解的困境
什么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进行交流的工具。无论是口头也好,书面也罢,都离不开输入和输出两方面。就一张试卷而言,输入和输出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两部分,二者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循环。
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却成了很多学生的拦路虎。一张试卷中,阅读理解考的题目相对较难,这让很多人对阅读理解感到“相见时难别亦难”。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误区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
1. 读了大量的材料,却得到了没用的信息
故事类、小说类的文本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很多学生在通篇读完之后,对题目的理解把握不到位,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于是就有人困惑:为什么读的东西并不少,成绩却不见提高?
没错,很多学生读的材料确实很多,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情节方面,而这些情节方面的信息在答题时发挥的作用有限。比如,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的确跌宕起伏,但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却是要把握林冲的人物形象特点、作者写文章时的精巧构思(如何埋伏笔、如何前后呼应等),甚至要对某一个片段、某一句话进行赏析——这不是仅了解情节就能完成的。于是,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些题目时,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2. 对题目的辨识不到位
其实,只要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题型只有那么几种,常考的知识点也只有那么几个。只需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分析辨别,就能够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
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林冲打酒这一情节?这是作用题。
施耐庵写风雪山神庙的情节,精彩在哪里?这是赏析题。
施耐庵是怎样将风雪山神庙的情节贯穿起来的?又是怎样进行描写的?这是表现手法题。
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形象分析题。
3. 生活阅历不够,很难读出言外之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阅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基于其自身的生活阅历。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很多时候难以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
4. 答题没有思路,要点不全
这是小学生在回答阅读理解问题时最头疼的情况。一道3 分的题目,考生洋洋洒洒答了很多,却经常被扣掉1分,甚至2 分。答得多,但没有答到关键点上。这使得学生非常困惑:为什么答了这么多,还是没有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在一线教学多年,我们发现学生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经常遇到上述困难,或总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当下的理解作答,并没有掌握根本的答题方法。为此,我们把平时授课的答题技巧总结成不同的答题模板和速记口诀,方便学生们记忆和使用。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针对方法篇所讲的答题技巧进行练习。希望让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掌握答题技巧的精髓。
参考答案部分是对实战篇阅读篇目的详细解析,每道题的答案分为题型和参考答案两项,帮助学生们正确分析答题方向,巩固答题方法。
本书的使用建议
所有文章都选自本年级代表性考试题(部分篇章略有改动),每完成一篇文章的题目,就要对照答案判断思考自己的答题方向是否合理,所用模板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如果对有的考点掌握不佳,要找到对应的考点再次阅读复习体会,然后再往下进行。
愿这本小书能对同学们的成绩提升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启学习之旅吧!

编者
2024年1月

目录

练习1 “天眼”之父——南仁东 1

练习2 “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3

练习3 “我不能忘掉祖国” 5

练习4 “最美”拾荒老人 7

练习5 优雅的清洁工 9

练习6 忽略 11

练习7 谢道韫:从《三字经》里走来 13

练习8 一秒钟的祝福 16

练习9 ___________ 18

练习10 万年牢 21

练习11 陶渊明授学 23

练习12 海啸中的远藤未希 26

练习13 幸存者的记忆 28

练习14 三亚落日 31

练习15 迷人的九寨沟 33

练习16 庐山落霞 35

练习17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 37

练习18 ___________ 39

练习19 故乡的山溪 41

练习20 知了 43

练习21 味道是怎么来的? 45

练习22 紫禁城屋顶上的瑞兽 47

练习23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49

练习24 谁的眼睛最好 52

练习25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 54

练习26 冬季奥运会 57

练习27 关于读书 59

练习28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61

练习29 药品说明书(节选) 63

练习30 传承孝道文化 65

【参考答案】 67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Baidu
map